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实用医药》 > 2016年第17期
编号:12869679
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中的应用比较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6年6月15日 《中国实用医药》 2016年第17期
     【摘要】 目的 比较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。方法 45例肝脏囊性占位患者, 均接受螺旋CT、核磁共振检查, 对比分析其诊断结果。结果 螺旋CT、核磁共振肝脏囊性占位诊断率均为100.00%, 其中螺旋CT诊断炎症性病变敏感性为75.85%、特异性为78.14%, 核磁共振诊断敏感性为87.11%、特异性为94.23%,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结论 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, 核磁共振在炎症性病变检出方面更具优势, 可在临床推广。

    【关键词】 核磁共振;螺旋CT;肝脏囊性占位;炎症性病变

    DOI:10.14163/j.cnki.11-5547/r.2016.17.031

    肝脏囊性占位主要是指肝脏内因寄生虫、结核、淤血、异物等病理因素造成的肝周或肝内病理性包囊占位, 患者常伴头晕、乏力等临床症状, 早期给予患者有效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[1]。现阶段, 我国医疗水平提高, 诊断技术也不断更新, 在肝脏囊性占位病变诊断中螺旋CT与核磁共振各具优势, 均有较广泛的应用范围。本文研究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中的价值, 现报告如下。
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~12月本院收治的45例肝脏囊性占位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955 字符